从陈志武教授的介绍可以发现:“保守主义" 势力是阻碍社会流动性的根本原因,而他们的特点就是只相信眼前的现金流,相信实物,而不相信未来变化的可能性,这是创新的大敌。 这也是为何以川普为代表的保守势力不喜欢华尔街与硅谷的原因所在。他喜欢房地产、钢铁、农业等“传统产业”,这绝非偶然。 川粉鼓吹川普势力代表真正的美国文化,显然并不符合史实,保守主义那套历史上是全世界都在玩的,尽管形式各异,而只有自由主义造就美国这样多元文化的“大熔炉”,那才是美利坚的真正代表性“基因”。——溪谷2019.3.31 银行是富人俱乐部:德国的故事 From 陈志武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Yesterday 德国的银行业从一开始就是同工商企业紧密结合,在政府信用的支持下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 【金融其实很简单】 几个月前去德国开会,跟当地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赫尔威克(Hellwig)聊到德国创新创业的问题。有一点很明显,就是在互联网等世界高科技行业里看不到德国公司的身影,你所熟悉的宝马、奔驰、西门子等公司,都是几十年甚至百年以前留下的企业;德国“隐形冠军”公司占世界的比例很高,但多是家族企业,代代相传,吃的是老本, 也不上市。 如今,有些德国家族参与谷歌等美国公司的早期投资, 但在德国本土,创业创新能量低落,政策智囊对此很着急。为什么严谨的德国社会就是缺乏创新活力和创业干劲呢?德国怎么没有形成从创投基金到纳斯达克股市这样的一条龙创新创业生态呢? 其实, 从2018年德国富豪榜中你也可以看出一些特色,尤其是跟美国和中国比,百名富豪中没有一位是靠金融起家,房地产富豪也很少。这本身就告诉你,德国的金融行业不活跃,资本市场不发达,而且是以缺乏活力的银行业为绝对主角。你可能会说,德国的首富都是实打实的企业家,实业立国,这不正是我们所要的吗?可是,其代价是这样的社会缺乏跨阶层的流动性,富豪世家继续做世家,而穷二代继续做草根。 德国为什么以银行为主 德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等到日耳曼民族国家于1848年统一,德意志帝国于1871年建立时,英国和美国已经工厂林立,工业化进入新阶段,而德国经济还以农业为主,到1852年还有一半的人务农。 压力之下,1862年上任